联系我们
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邮 箱:nzc_iap@mail.iap.ac.cn
邮 编:100029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竺南中心
综合新闻
News气候变化与气候预测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2025-11-03]
2025年10月13–14日,由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竺南中心)和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联合举办的气候变化与气候预测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和挪威的160余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共提供围绕气候领域前沿议题展开交流。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军研究员主持。竺南中心理事会主席王会军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姜大膀研究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沈火明教授和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Francois Counillon研究员分别致辞。
王会军院士在致辞中回顾了竺南中心的发展历程,指出了竺南中心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绩,着重强调了加强中挪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姜大膀研究员肯定了竺南中心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重要贡献,期望未来竺南中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与挪威的合作能够更加紧密。沈火明教授肯定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是中国大气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重要机构,竺南中心是中挪合作的典范,并表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将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合作,强化大气科学学科建设。Francois Counillon研究员回顾了中挪合作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并希望未来中挪在气候研究领域的合作将更为紧密。
随后,孙建奇研究员系统梳理了过去二十二年竺南中心在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绩,还特别强调了过去一年的亮点工作。在学术报告环节中,来自国内外的26位学者围绕气候变化、气候预测、古气候模拟等主题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气候模式的发展与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特征与驱动机制、中高纬大气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变化与影响、区域气候与环境观测、古冰川与古季风模拟研究、机器学习与气候预测、基于涌现约束的中国干旱未来预估等。报告会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取得了很好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效果。
本次会议搭建了高效的中挪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前沿研究成果的共享,进一步巩固了中挪合作研究的基础,为后续深化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