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025年度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

[2025-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中国和俄罗斯旱涝变化的联系及中高纬度海—冰—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俄罗斯研究理事会共同资助的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于2025年1月启动。项目中方首席为陈活泼教授,俄方首席为俄罗斯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的Natalia Gnatiuk博士。为了顺利推进项目实施并进一步稳固中俄双边合作基础,经陈活泼教授邀请,俄方首席Natalia Gnatiuk博士及其项目团队成员Pavel Golubkin博士在2025年11月7日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并就项目2025年度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孙建奇研究员主持,中方项目团队成员及学生共计20余人参加会议。

  首先,项目双方首席简要介绍了各自团队2025年度的主要进展情况,并且Natalia Gnatiuk博士详细介绍了多种干旱指标在欧亚地区的适用性评估结果。而后项目双方成员分别汇报了各自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复合干热极端事件的次季节变化及可预测性、中高纬度气旋识别及对欧亚旱涝的影响、欧亚极端干旱变化与野火的关系、中国北方夏季极端降水的偶极模态及物理机制、影响中国东北玉米减产的复合高温临界阈值等。在讨论环节,双方一致认为在后续研究中项目研究区域、研究对象等需进一步聚焦。同时,双方深入讨论了任务分工、论文合作、交流互访、项目合作申请等相关事宜。此次讨论会为中俄气候领域科研人员搭建了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构建了中俄在极地气候与极端气候领域的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助力双方持续深化研究合作、共享科研成果,进一步稳固了中俄双边合作基础。


合作成员 | Part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