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与气候预测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暨东亚气候及预测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2017-04-24]
 
  2017年4月12至14日,“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与气候预测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暨东亚气候及预测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与气候预测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省气候中心、湖北省气候中心、浙江大学等研究院校的学科委员及相关专家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气象学会统计气象学与气候预测委员会主任范可研究员主持,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杨修群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陆日宇研究员为本次会议致开幕词。此次会议共有27个邀请报告,报告主要围绕气候预测和东亚气候变化机理等开展讨论。杨崧教授题为“关于亚洲季风气候预报研究的若干问题”和陆日宇研究员题为“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因子的再思考”为季风预测提供了新思路;杨修群教授题为“基于典型SVD模态的我国汛期降水试验性预测”和范可研究员题为“动力和统计结合的气候预测研究进展”,介绍了科研成果应用到短期气候的业务预测取得的效果;黄建平教授关于“半干旱区的强化增温与加速扩展”指出了干旱化对气候变率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董文杰教授的“昨日气候是否可以重现”从逆向思维研究了减排后全球气候的可能变化;马耀明研究员的“复杂地表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地区再到泛第三极地区”指出了青藏高原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报告内容还涉及了陆面过程、极端气候、年代际气候预测、北极海冰、资料重建、资料的均一化、东北冷涡、中亚低涡、ENSO和台风等国际热点科学问题。参会专家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为促进统计气象学与气候预测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会专家就统计气象学与气候预测学科未来发展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学科主任范可研究员对委员会过去两年的工作中进行了汇报,并期待未来与各位专家和委员一起积极推动学科的发展,加强与我国实际业务需要的联系,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水平的提升多做贡献。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王会军院士进一步强调了学科委员会应该重视人才和成果的举荐,加强科研成果的交流和研讨。参会的学科委员及专家为此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意见。







合作成员 | Partners